肯德基於1987年於北京開出中國首家門店後,成功在中國市場「get」到了消費者的味蕾,此後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
經過30多年的發展,肯德基不僅在店麵數量,而且在品牌知名度、社交及數字媒體營銷和傳播、全國供應鏈管理、產品質量、以及創新方麵都已經成為了一家中國領先的餐飲企業。
肯德基在中國市場取得成績後,國內走平價路線的華萊士、德克士、塔斯汀等西式快餐品牌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華萊士、德克士等品牌為避免與肯德基直接競爭,走的是平價路線。窄門餐眼數據顯示,華萊士和德克士人均消費分別為17.59元及29.5元,肯德基均價則為33.79元。
華萊士和德克士門店佈局也主要集中在三線及以下城市的下沉市場,下沉市場門店佔比分別為54.94%及60.64%,明顯高於肯德基36.81%的比重。

截至目前,華萊士門店數量達20245家,超肯德基約一倍,門店選址集中在鄉鎮市場;德克士門店數量則為2432家,商場店居多,其次是鄉鎮店。
這些本土品牌採用極致的性價比和頻繁的促銷活動來實現引流圈粉的目標,這對於消費者,尤其是下沉市場的消費者來說,無疑很有吸引力,這也是本土西餐品牌能在國內市場迅速擴大的原因之一。
然而,年輕的本土西餐品牌將會在下沉市場遇到肯德基這位重量級選手。
屈翠容近日在會議上表示,低線城市的消費升級趨勢顯著,在過去的一年裏,百勝中國超過一半的淨新增門店位於低線城市。受益於租金和低人力成本的優勢,百勝中國在低線城市的門店表現不遜於高線城市。
百勝中國紮根中國的時間更長,其供應鏈能力在國內首屈一指,過去的成功主要得益於供應鏈能力以及產品創新能力。肯德基可藉助這兩大優勢繼續拓寬價格帶,輔以促銷活動,從而加碼下沉市場,與本土西餐品牌正麵交鋒。
到2026年,即在未來三年時家裏將門店翻倍,達到20000家,下沉市場將成為百勝中國重點拓展的市場。這也意味著,華萊士等品牌麵臨的競爭壓力更大,市場競爭激烈程度也將加劇。